赚钱 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文明钓鱼,保护资源,人人有责! 江西地区前段时间都是频繁的暴雨天气,赣江南昌段的水位突破了警戒线,于是上个周末我就沿着江边去八一大桥附近逛了逛,却发现大桥下面的栏杆旁,很多的老人家拿着长手柄的抄网在江边捞鱼。装鱼的桶子里除了很多的白条以外,我还发现了一两条体型特别奇怪的鱼——鱵鱼。
这种鱼我在南昌附近水域见的极少,之所以知道它的名字,是因为有一位广东清远的钓友,他在北江河就经常利用浮钓中获过鱵鱼。但对于鱵鱼出现在赣江我还是觉得有些奇怪的,因此就发了一篇有关鱵鱼的微头条,没想到全国各地的读者给予了很多的评论,于是我就想结合这些评论再细谈鱵鱼在赣江罕见及难钓的原因。 第一点:鱵鱼在赣江真的罕见吗?
其实鱵鱼在赣江是否罕见我还真的不敢下定论。从上个礼拜天我在赣江边散步,第一次在南昌发现鱵鱼的经历来看,当时确实觉得这鱼比较稀奇。其实我并非南昌本地人,却也在南昌附近的赣江边垂钓过很多次了,从来没有看到过身边哪位钓友中获过鱵鱼,所以当时就觉得这鱼在赣江真的太罕见了。
但仔细回想一下当时看到鱵鱼的场景,老人用抄网在江边很轻易就能打捞起鱵鱼来,相比白条之类的鱼它的数量确实是少,但基本也能说明赣江之中鱵鱼的种群数量还是有一定的占比。其次我拿起鱵鱼在拍照时,问旁边的路人这是什么鱼时,一位老奶奶回答了我,这是鱵鱼。
而昨天那条有关鱵鱼的微头条发布后,很多江西地区的读者进行了评论,都说南昌瑶湖、赣江、鄱阳湖等水域均有这种鱼的出现,且数量很多。其次湖北三峡、孝感、云梦等地的水域,广东清远的北江河,湖南的湘江都有鱵鱼出没的迹象。且地区不同叫法也不一样,鄱阳湖那边叫针贡鱼,也有些地区叫银针鱼、穿针鱼等等。由此可见鱵鱼在赣江等地确实不算罕见。 第二点:赣江里面的鱵鱼到底是什么品种?
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鱵鱼也叫针鱼,在我国各大水域还是广泛分布的。主要可分为四个品种,分别是黑背圆颌针鱼、尾斑圆颌针鱼、鄂针鱼、九州鱵。
黑背圆颌针鱼其体形呈圆柱状,稍侧扁。上下颌皆延长呈喙状,背鳍鳍条23到25条,背鳍后部鳍条短,尾鳍叉形。侧线鳞在尾柄两侧形成一隆起嵴。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渤海及黄海水域,属于海鱼。
尾斑圆颌针鱼其体型也呈圆柱形,稍侧扁。侧线在尾柄部不形成隆起崎。侧线鳞142到157个。背鳍鳍条12到15条,臀鳍鳍条15到18条。尾鳍后缘圆形,基部有一黑斑。主要分布在南海,长江部分区域也有分布。
鄂针鱼体型呈细长状或圆柱形,稍侧扁。头大侧扁,背面宽平,腹面狭窄。口较大,口裂平。我国渤海、南海有一定产量。
九州鱵生活于江河、湖泊的上层,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中。个体虽不大,但数量相当多,是常见的小型食用鱼类。 我总结以上四大鱵鱼的体型特征及图片和生活水域的文字介绍、种群数量作为参照,觉得南昌赣江一带的鱵鱼极有可能是九州鱵。 第三点:赣江里面的鱵鱼为何极少有人钓到?
赣江旁边确实极少见人钓到过鱵鱼,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从江边老人家的打捞情况来看,鱵鱼确实在赣江的鱼类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一堆的白条中却只有偶尔的几条鱵鱼,说明鱵鱼在赣江的数量并不是特别多,水广鱼稀,自然不好钓。
其次鱵鱼的体型很小,比大部分的白条都要小,更关键的是头部长着小针,针下面的嘴巴更是小得可怜,它们主要以水中浮游物为食,想要钓它们必须选择特别小的钩子,其饵料也不太好配置。而且鱵鱼基本都是水体中上层的鱼类,所以应该钓水体表层,常规的钓底更难中获。 最后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鱵鱼在我国是广泛分布的,江西地区的鄱阳湖、赣江一带的鱵鱼极有可能是九州鱵,其种群还是比较庞大的,可能水域的位置不同,数量会有差异。其次赣江的鱵鱼难钓是因为其种群密度小、鱼嘴小、且生活在水的表层,所以要用小钩挂上合适的鱼饵,在鱵鱼出没的近岸浮钓。 备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通知侵权必删。 码字不易,点个关注呗!我会继续分享自己的钓鱼心得,感谢阅读。 #汉鼎和你一起钓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