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渠网 此前澳大利亚固执的认为,即便是中澳关系再差,只要澳大利亚掌握着煤炭和铁矿石出口这两张王牌,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赚中国的钱。 但近期一项数据的变化,让澳大利亚始料未及。根据海关公布的数据,今年的前两个月,我国进口的煤炭达到2732.9万吨,其中1686.1万吨都是蒙古煤炭,占到了61.7%。 这一数据显示蒙古已经超过了澳大利亚,成为了我国最大的煤炭进口来源。
澳大利亚和蒙古国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但这两个国家对我们的态度却有很大的差别。澳大利亚就不赘述了,太多事件了,是对华最劣迹斑斑的国家之一。 我们说说蒙古国。 同样是产煤大国,蒙古的做法相较于澳大利亚有着天壤之别,在去年疫情时期,蒙古国捐赠我国三万只羊,这让我国对蒙古国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善。
要知道蒙古国的经济情况也非常差,这三万只羊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这件事也让两国在疫情期间的交流传为佳话。 诚心自然是会得到回报的。 2020年10月,蒙古完成了《亚太贸易协定》加入程序。这意味着未来蒙古向我们出口各种产品都能够享受关税减免,包括各种矿产,化学制品,水产品,水果和蔬菜等366个项目。 如此一来,蒙古国的煤炭优势就很明显了。
在地理位置上,蒙古距离我们比澳大利亚近的多,铁路运输的速度相较于海运也快得多,从北方运来的优质煤炭能够更近距离的供应给钢厂、发电站等,进一步压缩成本。 此前澳大利亚的自信主要是煤炭质量,如今蒙古接过出口煤炭的头把交椅后,澳大利亚的危机也逐渐浮现出来。 因为早在2015年,我国就与蒙古签署了一份塔温陶勒盖煤矿谅解备忘录,该煤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煤矿,其储量的1/4都是优质冶金煤。 这些煤炭直接从矿区运送到中国的炼钢厂,运输效率得到极大提高。铁路建成,那么蒙古国每年对中国的煤炭出口量将达到3000万吨。澳大利亚引以为傲的煤炭质量优势荡然无存。 能源和矿产出口其实是没有技术含量可言的,目前澳大利亚的农业已经被限制死了,只能靠资源出口度过疫情导致的经济危机。
但是这种做法非常的危险,澳大利亚也错估了我国这个市场对澳大利亚这个反华国家的判断,一位凭借着地缘优势和高品质的矿产资源就能够高枕无忧。 现实狠狠的打脸澳大利亚,事实上这也是很多发达国家的通病。去工业化导致这些国家产业空心化,制造业都被移到国外,单单依靠资源出口获取外汇,这就像当初的苏联,瘸腿发展注定走不长远。 而且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澳大利亚所有对华销售的物品,我国都能够找到替代国家。高估自己的下场,就是一无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