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教程 导读:近日,有初中生运用编程和建模,完成了对以色列铁穹拦截系统的仿真构建,对此看法和观点呈两极化发展:不是狂捧,就是狂贬。本文将立足军事角度,对此进行客观全面的论述:该同学“仿制”的铁穹防空系统,究竟是专业领域“内行看门道”,还是吃瓜群众“外行看热闹”。
该同学构建铁穹拦截系统的流程如下: 1.建模(根据网络图片进行渲染,模拟出铁穹系统的外部形状)。 2.在拦截弹所有发射孔位置加挂原点组件。 3.写蓝图(架构输入拦截弹跟踪锁定目标的程序指令)。这其中包括目标的筛选与锁定、导弹编号分发射击、击发后切换目标错开发射、激活子系统重复执行,直到第一步筛选锁定的目标序号被打击完毕为止。
该同学构建的蓝图 铁穹拦截系统的侦测雷达扇扫模式下探测角度为90°,在旋转模式下为360°,高低范围为±40°,100km内可侦测到火炮弹丸,350km内可侦测飞机及导弹,目标处理能力为200发/分,在50km距离上的定位误差CEP为125m,对飞机和导弹的目标处理能力为每分钟200个,20名操作人员控制一套拦截系统在10秒内即可引导拦截弹摧毁目标。 如此齐全的拦截系统,该同学的“仿制”是否能基本达标? 很遗憾,客观来讲,这个模拟是UE4的基本运用,在机制层面的逻辑属于简单级别。
该同学最核心的技术部分仅仅是“发射系统的外观建模” 为什么看起来整个流程高端无误,且的确命中目标,但事实并非其宣称的“铁穹拦截系统被我破解”? 先不提整个拦截过程的总体构架细节,单单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下图是来袭导弹某飞行段的飞行轨迹方程组(导弹位置坐标以其主体理论质心为准)
该方程组共有12个方程,12个未知数,只要给定初值,就可以据此算出该段导弹运动的完整轨迹。可以说,这是一组结构完整,理论认证科学的轨迹表达式。 举这个例子干什么呢?道理浅显易懂,若是以该初中生最开始的标题“铁穹拦截系统被我破解”来看,最起码要写出类似上图方程组并编入程序执行。 事实是,第一步已经非常逆天了。 原因很简单,上图12个方程式构成的导弹轨迹方程组是西安工程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进行理论研究编写的,以一个初中生接触掌握的知识深度来看,无法独立完成。(当然,要是有人非要杠:你怎么不知道人家已经自学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复变函数、空气动力学、高等建模……那我表示歉意,确实没考虑到这种情况)
铁穹发射系统正在吊装 这还仅仅是简单弹种的弹道中一小段轨迹方程,并非整个拦截流程中最困难的关键步骤,涉及到雷达发现目标并甄选,捕捉充足轨迹信号进行录入,CPU给出预计全程弹道,拦截系统接到下传数据并开始对拦截路线进行规划(该步最难),拦截指令和数据上传拦截弹并执行,该同学简单的程序应用能力将立马遭到“降维打击”,和真正的拦截系统相比,只不过是相形见绌的小儿科。
饱和攻击模式下,任何拦截系统都是渣 综合来看,这套程序的主要漏洞有: 反导原理有一定基础即可套用现成程序执行(或者按照本文主人公直接设置跟随弹道),难的是雷达部分捕获和识别建模。直接命中不符合事实。(尽管塔米尔拦截弹末端精度极高,有直接碰撞命中的事实,但由最近视频可证实,大部分拦截还是依靠伞面破片干扰进行拦截)
动画演示的拦截皆为直接碰撞击落 铁穹防御圈半径为70公里,建模区域比例严重失真。铁穹拦截系统为一整个系统,(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主要由五个单位组成:EL/M-2084火控雷达,作战管理和武器控制单元,塔米尔拦截弹,供电模块,通信模块。)而建模只构建了一台拦截弹发射车,识别目标不靠雷达单位的源指令,而是直接靠发射车上的末端算法实现。
完整的铁穹防空系统 铁穹系统的塔米尔拦截弹只能进行简单矢量机动,动画开始展示的类似击落直升机的大角度机动基本上不可能出现。
该拦截弹道的形成“有赖于”该同学操纵直升机直接大角度机动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依旧是,动画只展示了自动打击,真正核心部分是搜索发射控制的算法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众看客就能借此抱定“原来是小儿科”的心理对该同学“出言不逊”,甚至大加嘲讽。本文仅站在军事角度,对于对该同学“设计铁穹拦截系统”这一行为大肆鼓吹“国防科大应该提前录取”、“中国军工最高水平代表”云云说法进行驳斥。毁掉一个少年的最好方法就是捧杀。 在场所有读者,如果你初中时就已经有着熟练掌握编程和建模以及对时事跟进关注的能力,发出“不屑”的观点,笔者不做反对和评判。 但是如果你和绝大部分人一样,初中时“泯然众人”,而如今或弱冠,或而立,或不惑,或知命,甚至花甲古稀,无论取得多大成就,都无资格戴着有色眼镜对此嗤之以鼻。 至少,笔者要发自肺腑地对他说: 我要向你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