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百科 https://www.sd777.cn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中有这样一位获奖者,她以一己之力创办了全国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 但是在颁奖礼后短短几个月,张校长就因为一段过激言论被刷上了头条。 起因是学校在后续建设中面向社会捐款时,有一位从这里毕业出去的学生,带着老公孩子、以全职太太的身份前来捐款,最终被张校长要求“滚出去”的这样一件事。
是张校长的女权主义作祟?还是另有隐情? 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以芬芳 张桂梅,中共党员,1957年生于黑龙江牡丹江市。 少年丧母的她,在十几岁时就跟随自己的姐姐来到了云南省。
参加工作8年后的1983年,张桂梅被调去一所中学当老师。 经过五年的园丁生活,张老师找到了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做一名教师。 于是在1988年,她选择考入丽江教育学院中文系。 她在大学校园里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爱情。 在这里,她认识了自己未来的丈夫。
也是因为他的关系,在大学课程结束后的1990年,张桂梅选择去往大理白族喜洲一中任教,也在这里结婚。 可是幸福的时光那么短暂,婚后没几年,丈夫就被查出罹患癌症。 婚后第六年,丈夫就丢下张桂梅去世了。 那时候的张老师想必正彷徨无依。每天回家以后看到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二人世界,不知道是怎样痛苦的心情。
为了不让自己继续消沉下去,张老师选择远走他乡。她找到了领导,要求把自己调往条件最差的华坪中心学校。 张老师试图用拼命工作麻痹自己,这一做法也颇见成效。 次年,也就是1997年,张老师因为教学成绩优异再次被调,这一次是去华坪县民族中学,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 事业渐有起色,命运却似乎不满足于她受过的磨难。 就在1997年4月,被调往初三毕业班不久后,张老师被查出身患子宫肌瘤。
因为工作压力和心情等原因,肌瘤直径已经达25cm,有五个月胎儿那么大,需要立刻住院手术。 术后尚未好好休息的张老师,一出院就立刻将一颗心扑到了学生身上。 民族中学的学生基本都来自于边远贫困山区,家境普遍贫寒,常常入冬了还只有单薄的衣服能穿。 张老师就把哥哥姐姐们,给自己补身体的钱,全给学生们买了御寒衣物。不够的,就用自己的东西来凑。 自己的衣服、被子、鞋子、毛毯,甚至是亡夫留下的毛衣,都被她偷偷送给了学生。
但是大手术后缺乏休息、一天至少工作10小时的高强度劳动,以及全年几乎无休的状态,令张老师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可她却像跟时间赛跑一样,哪怕到了98年3月被强制送往医院治疗,输完液第一件事仍然是回到讲台。 一个接受过教育的女娃,能够影响三代人 2001年,张桂梅被推举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院长。 在这里,她的所见所闻,与在偏远地区教书育人的数年经验重合,渐渐将她心中一个长久存在的想法洗练、凝聚成形。
儿童福利院里的都是孤儿,有些是父母早逝,更多的却是父母健在却被双亲抛弃。 其中有不得已的,比如让张桂梅深受震撼的一个小男孩:母亲不堪长期受家暴,跟娘家人一起将其父砍死,最终自己也坐牢判刑的人间惨案。 更多的,却是被父母逼迫换了彩礼后生下孩子,不久出逃,父亲不愿抚养,抛弃在福利院的孩子。 老话说:好女人旺三代。在张桂梅看来也是如此。 一个受过教育的女性,她不会重男轻女,她不会轻视教育,她的影响力能延续到孙辈。
如果能让更多的女孩子接受教育,那么最慢在三代后,边远地区的落后观念就能得到改善。 结合自己数年的教育经验来看,如果经济条件只允许一个孩子受教育,几乎全部家庭都会选择让男孩子受教育。 能不能有一所只招收女学生的免费学校呢? 于是,自2002年开始,张桂梅除了上课,就是在募捐。 可是要办一所全免费女校,仅凭张桂梅一人谈何容易! 数年间,有人说她“沽名钓誉”,有人说她“抢钱”,有人基于现实情况劝她放弃,更有人直接唾弃她是“乞丐”。
张桂梅一声不吭从不反驳,只是换一个人继续游说。 5年间各种折磨,让她疾病缠身,直到2007年。 那一年,张桂梅站在党的十七大舞台上,向公众讲述了自己“建一所全免费女高”的梦想。 2008年,华坪县女子高中成立。 你为什么要回这儿来啊?你怎么还老想回这儿啊? 华坪女高建成后的11年内,有1805名学生从这里毕业走向大学,综合上线率100%,连续11年。 但也是在这11年内,张桂梅校长的身体情况,已经恶化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她同时患有25种疾病,其中包括肺部癌症灶和不明原因肿块,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是吃药。 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礼上,主持人想要搀扶,这位干枯黑瘦的老人却被拒绝,因为张校长的身上许多位置都有肿块,不经意碰到就会导致她难以停止的疼痛。 可以说,这1805人的大学生涯,是张桂梅燃烧了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张校长说过,有文化的女孩子,就能有份体面的工作,就不会害怕生下女儿,也就不会有被抛弃的女婴。
张校长,是把每个走出去的女孩子当做了未来社会的火种。 她希望这颗火种尽可能多地点燃人间,温暖于家庭,温暖于下一代。 可是11年间的1800多人,于边远地区来说确实太少,这其中一个选择了做全职太太,于张校长、于女高,都是莫大的损失。
所以张校长在义愤之下说出那样的话,也并不难理解了。 结语 有的人生来就是高山凌驾于溪流之上,有的人生来就是人杰藐视草芥。 张桂梅就是这样的人。
她以一己之力点燃社会的火种,希望星星之火以她的方式燎原。 她或许言辞过激,但她确实有资格立于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她确实过于严格,但那是因为她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 |